欢迎您来到机电设备采购平台!
首页 >

发现员工患精神病后,能否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发现员工患精神病后,能否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信息时间:
2025-02-14
招标文件下载
我要报名
案 情 简 介
******医院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2019年8月7日,石某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2020年1******法院认定石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后,石某仍正常履职。
******医院以石某“患有重大精神疾病无法履行劳动合同”为由,与石某解除劳动合同。
******医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仲 裁 结 果
仲裁委裁决支持了石某的请求。
案 件 分 析
******医院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合法性,具体涉及以下三方面法律问题:
第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
我国法律对劳动者主体资格的限制主要为年龄条件(年满16周岁且未达法定退休年龄),未禁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建立劳动关系。在符合年龄条件的情况下,只要具备劳动能力并能通过劳动获取合法报酬的自然人均可成为劳动者。本案中******医院建立劳动能力。
第二,石某是否具备履行劳动合同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意味着,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从事简单、重复的基础劳动。本案中,石某虽然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石某作为停车场保安,工作职能简单、工作强度较小,工作性质和内容与其认知能******医院在石某确诊数年后才发现其患病,说明疾病并没有妨碍其履职。
第三,用人单位能否以职工患有重大精神疾病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对新招用的职工,在试用期内发现并经有关机构确认患有精神病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是职工处于试用期内。而对于已转正的正式员工,若发现患有精神疾病的,应当按法律规定享受法定的医疗期待遇,不能******************医院可以按照《******医院没有遵循法律关于医疗期的规定,也无证据证明石某无法履行工作职责,单方面以石某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履行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无法律和事实依据,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医院应当向石某支付赔偿金。
法律强调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鼓励用人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配岗位。精神疾病患者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就业中面临特殊困难,需社会多方协同,提供就业培训、优化岗位适配、营造包容环境,助力其实现社会融入与自我价值。
查看项目详细信息

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电设备采购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转载请必须注明机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分享到朋友圈
一天内免费查看信息来源站点

分享成功后点击跳转

注册使用者、商机更精准
姓名:*
手机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已发送(60s)
机构名称:
职位:
供应产品:
评标专家会员
商机会员
供采通会员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抱歉,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请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或拨打客服热线 0571-28951270 提升会员等级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App
关注App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